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舍小家为大家

——说说我身边的扶贫干部

来源: 江陵法院 时间: 2019-02-19 15:05 点击量: 13881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王俊青,来自江陵县人民法院,现在资市青山驻村扶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舍小家为大家——说说我身边的扶贫干部》。

要说现在什么词最热,什么事最大,“扶贫”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广大扶贫干部是中坚力量,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展现着优秀共产党员良好精神面貌,在面对困难时敢于担当,勇作表率。

首先来说说第一位,医者仁心陈光耀

他是县医院退休干部,今年61岁,党龄30年。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我吃了一惊,他的头发几乎全白,身形微微佝偻,我没想到这样一位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还会到这么艰苦的地方。不仅如此,他的双亲都已80多岁高龄,本该在身边尽孝地他,却仍坚守在扶贫一线,因为他说:“一定要奋战到最后,亲眼看到青山村每一位村民都能脱贫致富,也算是给自己的工作生涯划上圆满句号。”记得最初青山村没有医务室,村民哪怕伤风感冒都要到镇上去,很不方便,他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当起了赤脚医生,时间一久,村民们都亲热的称呼他“陈大夫”。2017年陈光耀同志被评为江陵县最美扶贫人,我想这是对他最好的回馈,他是我们一线扶贫人学习的榜样,是青山人心中的最美扶贫人!

再来说说第二位,过门不入王旭东

他是我们的驻村工作组组长,党龄10年。身高一米八三,典型的东北大汉,表面上看起来粗犷豪放,但粗中有细,做事一丝不苟。今年6月开始驻村,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笔记本每天都不离手,走遍了村组乡道、田间地头,对青山村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群众脱贫愿望已了如指掌,短短几个月,从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略知一二做到现在的牵头指导。王旭东其实家就在青山村五组,但他却很少回家,因为觉得耽误时间怕打乱工作节奏。他的这种过门不入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恪尽职守、公而忘私的奉献情怀!

最后要说的这一位是,赤子之心袁升平

他是2016年“江陵县优秀共产党员”,党龄12年。是2015年第一批驻村干部,但在2018年10月却被迫离开奋斗三年的青山村工作组,说是被迫,是因为他的父亲查出白血病晚期,作为家中独子,他别无选择,走的时候这位平时坚强的七尺男儿掉了泪:“我多想和你们一起战斗到最后,我坚持了3年,就差最后,就差最后一点,我就可以亲眼看到青山村脱贫了,但我没办法,我对父亲亏欠太多,我只能去陪伴他这最后一段时光,去尽尽孝。对不住了,兄弟们。”其实在这之前,他父亲的病早就有了征兆,隔三差五就生病住院,但他始终选择坚持在第一线,直到最后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

扶贫干部中很多人都有实际困难,我也不例外,我的孩子刚刚两岁,妻子又怀有身孕,我却不能照顾她们,我明白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有所舍弃。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舍小家为大家,把村组当家,把贫困户当亲人的扶贫干部,我们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拿我们青山来说,短短几年,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25%降到现在的2.2%,虾稻吊瓜从0发展到7000亩,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率达65%,这每一个数字都来之不易,背后都是扶贫干部的辛勤汗水,饱含了他们的舍与得。

    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期,犹如滚石上山,越往后越难。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奋战到底,让青山村如期脱贫摘帽,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