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现有干警4人。全庭干警在庭长齐宝华同志的带领下,克服人手少、案件多等困难,团结一致,解放思想,努力拼博,大胆探索工作新思路,认真履行了立案、咨询、登记、交费、接待、信访、案件质量评查等各项职能,做出了突出成绩。他们立足本职,心系群众,情暖万家,为审判工作有序地开展,把好了立案第一关。他们紧紧围绕审判中心工作,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根本方针,本着“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理念,改善服务方式,注重服务形象,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通过这道亮丽的“窗口”,感受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和温暖,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同时,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的良好风貌。2010年度,他们以“案件质量效率提升年”和“争先创优年”为抓手,加强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对应当立案的及时立案;对不属于法院主管和不属本院法院管辖的案件,热情、详细地告知解决纠纷的渠道。认真开展作风教育整顿,坚持司法为民,营造“当法官好、当好法官”的氛围,为全院干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010年度,该庭共审查决定受理各类案件600余件,裁定不予受理52件,接待来访群众千余人次,处理信访件46件次,办理督促程序案件35件,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案件8件,办理立案调解案件23件,评查案件527件;在立案及信访接待中,通过宣传讲解法律,说服当事人息访41件,息诉5件。
坚持高质高效服务 使“告状难”不再难
实行立审分离,是新形势对审判工作的新要求。过去,由于立审不分,各业务庭为了保持较高结案率,立案的随意性较大,导致了久拖不立、不结不立或复杂的疑难案件、界限不清的“边缘案件”根本不立的现象的发生。在大立案工作中,该庭干警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根据法律和上级法院的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具体的立案制度,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立审分离:所有案件经过立案庭审查受理,并收缴诉讼费用后,按照审判流程管理规定,移送至各业务庭审理或执行,开创了立案工作新路子,促进了审判效率的明显提高。
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立案庭不仅要面向当事人,要为当事人搞好服务,而且要面向全院各业务庭,要为各业务庭庭审和执行前的环节打好基础,同时,要面向院各分管领导和综合科室,要保护提高准确、详实的数据,确保领导决策。2010年度,该庭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与各业务庭的联系、沟通、配合,提请通过了《审判流程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由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与各业务庭之间既有协商又有监督,克服了以往推诿扯皮等现象。在立案收费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院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杜绝了自立案自收费的混乱现象,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确保了司法廉洁。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则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及时说服其息诉或做好撤诉工作,或裁定不予受理。对一些“边缘案件”或重大疑难案件,立即请示主管院长决定或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及时解决当事人的诉讼,做到不压诉、不推诿,使大量的案件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告状难”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立案是启动审判和执行的第一道程序,立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件审理和执行的效率,甚至影响到审判与执行的公正。为了给案件审理、执行铺平道路,该庭既注意自我加压,又实行自我挖潜,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当事人的起诉,既认真审查是否符合起诉的条件,又重视起诉人的举证责任,尤其是对一些虽符合受理的条件,但手续不完善或需要补充证据的,及时告知、指导当事人予以补充。同时,在审查和决定立案中,对一些有可能转移财产的案件及时采取诉前保全措施。2010年,他们通过及时、有效地运用财产保全手段,促成了21件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庭前和解,既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累,又节省了审判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年来,由于立案庭注重抓立案质量,决定立案的所有案件定性准确,立案符合标准,手续齐备,移送及时,在全院2010年四个季度的案件质量评查中,立案质量合格率在100%以上,由于该庭坚持高质高效的工作标准,前期工作深入、细致、扎实,加快了各业务庭的办理速度,促进了案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调解结案率也明显上升,仅2010年度,适用一般程序审理的民事事案件调解、撤诉率明显上升。
认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做到有错必纠
根据本院工作的实际和需要,立案庭在承担立案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审判监督、案件质量评查的工作任务。在审判监督工作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司法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他们在履行审判监督职能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做到秉公办案,有错必纠。对于当事人的申诉,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坚持全面、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进行复查,把监督工作落到了实处。一年来,他们从维护司法权威的高度出发,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对报结案件进行程序、实体和法律文书制作的评查,为保护评查工作有据可依,根据审判工作的新要求,主持修订了《案件评查规则》,将评查项目由过去的77项增改为近百项,涵盖了案件的各个方面,起到了督导和促进作用。在评查中,敢于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做到有错必查。2000年,该庭组织人员对全年已审执的599件案件的程序适用、实体处理、文书质量进行了全面评查,查出了五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一是有的业务庭整卷、归档工作不认真;二是案件中庭审笔录不够规范;三是裁判文书存在病句,少数调解书叙述冗长;四是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有的仅告知被告,未告知原告,有的公开开庭的案件没有开庭公告等;五是执行案件没有执结报告,执行结果不够清楚等。对此,他们及时向院审判委员会进行了专题汇报,在全院进行通报的同时,要求相关责任人写出书面说明及整改措施,进行案后督导。通过这些举措,加强了干警的责任心,改正了存在的不足,为全院案件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度,评选出优秀案件98件、有瘕疵案件3件,并进行了通报。
坚持严格管理 建立立案“绿色通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庭庭长齐宝华同志对自己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学习、遵守纪律等方面,做到了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凡是要求大家做到的,他首先做好;要求大家不做的,他能够做到自律,保护自己首先不做。他严格要求大家,大胆管理,坚持政治、业务两手抓,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立案队伍。在政治学习上,他们在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外,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在庭内组织学习和座谈。通过交心谈心,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在日常工作中,收到了实效,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在业务学习上,要求全庭干警对有关立案法律知识,不仅要掌握,而且要精通。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及时组织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保证准确适用。结合本庭工作实际,开展在岗培训,确保每位干警都能熟练掌握立案、接待、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在热情服务的同时,又能做到依法办事,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的影响。他们在实践中,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全面促进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总结,掌握本庭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为此,立下了“三声“、”四心“的行为规范: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听记细心、答复诚心、处理问题有信心。受到了当事人广泛称赞。
2010年,该庭在抓好立案、案件质量评查及案件审限跟踪管理的同志时,把涉法信访案件作为维护稳定的大事,拟定调处方案,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实行了“定人、定责、定时”方式,认真接待调处。2010年度,承办了中央政法委交办的二指导12件信访案件,截止12月底,已调处化解11件,另有一件的结案已近尾声。今年4月,信访人黎凤平起诉排除妨碍案,在立案审查中,发现涉案宅基地权限不明,若立案审理难度很大,在此之前,黎凤平曾四处上访,情绪较大。为避免矛盾激化、升级,该庭主动与土地局、建设等相关单位联系,并将相关部门负责人请起来,共同开展了诉前协调。经过一番调处,黎凤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立案庭全庭同志在立案工作岗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成为了江陵县人民法院察民情、体民意的一扇“窗口”。他们用默默无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行动,通过这扇“窗口”把全院干警的满腔工作热情、为民利民的司法态度与作风,送到了每位当事人的心间,树立起了人民法院的“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