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针对我公司的合同行为提出建议,公司将根据法院司法建议积极研究合同文本,规范经营行为”。近日,江陵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针对涉诉企业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法、不规范问题,依法向该辖区企业发出司法建议书,得到了企业积极回应。
某建筑工程公司因承接了江陵县域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采购商品混凝土,遂与某建材公司签订商混采购合同,约定由建材公司向建筑工程公司承接的建筑工地供应商混。后双方因商混对账价款发生争议,建材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江陵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通过司法大数据检索发现原告作为江陵县域规模企业,诉讼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承办法官对原告公司所有关联案件进行对比分析,并到企业实地进行了走访,了解到企业近年来在增加商混业务后,因合同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在工程项目上引发大量经济纠纷。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规范合同行为,该院为企业量身打造了“法治体检”项目,梳理出该企业在商混供应合同文本格式及对账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多个法律风险点,依法向该企业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1、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条款格式,完善合同争议处理条款,明确诉讼管辖法院约定;2、针对外地企业,适时增加合同“送达条款”,减轻送达诉累;3、规范对账行为,加强“人、章”效力审查,提高对账法律风险意识。该企业收到上述司法建议后,对法院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将积极研究建议内容,及时反馈建议落实情况。
江陵法院在办理个案的同时,对涉诉企业产生纠纷的原因,经营行为存在哪些法律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个性化、可行性的建议,帮助企业更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降低和防范诉讼风险。本案司法建议的成功办理,既为该院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得到了涉诉企业的高度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