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没有十分特别的情况,警队里的同志执勤、外出协助执行、提押、值庭各司其职。但是,最近有一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脑海里,那就是一名被拘传的被执行人,在羁押室里愤愤的说道“……我这辈子没受过这么大‘委屈’……”。
那天上午,警队派员协助执行,拘传了一名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在羁押看管期间,他一直在打电话联系。
“你再宽限我几天,这次我一定还!”他斩钉截铁的向申请执行人表态道。
“你都表态多少次了,我都宽限多少次了,我再不信你了,有话跟法院执行局的去说!”电话那头也毫不退让。
“我被法院关起来了,他们说不还钱就拘留,你能借我点钱不,出去我一定还你!”他又对着通讯录一一联系,但是从表情来看,显然是都没有回应。
中午,我问他:“要不要吃点饭,注意身体”。他说道:“谢谢,真吃不进去,我这辈子没受过这么大‘委屈’,这怎么吃的进去?”我告诉他:“饭,我放窗台上了,想吃随时说。”
下午,他在羁押室里就那么呆呆的坐着,头发凌乱的根根竖起,应该是他多次失望的弯腰,叉开手指从前额梳理到后脑导致的。
傍晚,他被从羁押室放了出来,一看正是吃饭的点。执行局的同志问他:“你要不要吃点东西?一天没吃了。”他又反复说道:“我这辈子真没受过这么大‘委屈’,啥都不想吃,啥都吃不下……”
他没有被送去看守所,那就肯定是筹到钱了。不“委屈”他,申请执行人就会更觉得“委屈”。保护人民权益是法治的根本目的。法治社会建设,更要体现的是公平正义。我想,重获自由的感觉,他一定会记一辈子。
......
虽然我来法警队时间不长,但我对“委屈”有一个更具象化的感受。
我见过一名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他自己也说,希望早点宣判,从看守所到监狱去。没得手机、没有自由真的很不适应,去监狱有个“缝纫机”踩踩,日子应该会好过点。看守所里的日子是真的难熬。
眼前的他,刚参加工作不久,风华正茂的年纪,妻子怀孕几个月,眼看宝宝就出要出生了。
当生孩子的时候,丈夫不在身边,他妻子“委不委屈”?
当孩子长大了,别的小朋友都能被爸爸举高高,他却只能小心拉下妈妈的衣角,问“爸爸去哪了?别的小朋友有的笑我,有的欺负我”,这时候的这个孩子“委不委屈”?
庭开完了,家属聚集在必经的路边,劝被告人好好改造,家里人都在等着他出来。他的母亲,哭成了个泪人,几乎瘫坐在地上。他母亲、家人“委不委屈”。
那那些被害人呢,他们才更委屈!
刚柔并济是很多法警的座右铭,也是执法中非常注重方式方法的地方。因为身在法院,就注定会看到、见到、听到,感同身受的经历到更多的苦难。从安检进入法院的那一刻起,你我可能就介入了他的“因果”,背负了他人的命运。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刚”是因为职责所在,“柔”是因为与命运的共情,因为一颗设身处地、悲天悯人的心。
这时候,学生时代的课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又不时在耳边响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小江警官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