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到现在,已是第五个年头,全院一年3000多个案子,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见了可能不下5万,身边同事很多都去到了新的岗位,而我一直在最边上的窗口,不同的是电脑里多了数字法院、有信必复、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上交退费、音视频在线调解、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平台等等。只有头顶的监控一直在提醒我“微笑服务”。
刚开始,我从书本上看到的立案庭就是接收和审查起诉材料这件事。上班头一天,“这个(niē gé)” “那个(luō guó)”“图轻省”“一炮块”……搞的我“脑瓜子嗡嗡的”。好不容易通过了“汉语听力训练”,我就开始跟当事人解释合同的相对性,解释了半天,对方即使“一脸懵逼”,也不忍心打断我这个一脸“认真+无辜”的“新兵蛋子”。这让实在看不下去的老同志过来演示“举个栗子”。原来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可以这样解释,那一瞬间我就知道了,要做好这个工作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往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每天面对几十人的咨询、起诉、信访、投诉等,我经常感到本领恐慌,“答复错了怎么办”“这个法律适用到底对不对”“当事人问的这个,以前也没学过啊”……
所幸的是,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榜样。通过观察学习,我开始慢慢适应窗口的接待工作。记得有一次,一拿电话听筒“你叫什么名字?”“你是不是法院正式员工?”“我再问一遍,你叫什么名字?”“你用心在做事没……” 我还没从他气愤至极的灵魂拷问中回过神来,他就气呼呼挂断了电话,但是我也觉得有点委屈。后来同事安慰我说,不要紧,只要答复有理有据,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当事人都可以做到不卑不亢,问心无愧自能坦然面对。通过学习和历练,基本我都能有条不紊的应对。现在我有信心说“我是江陵法院程号,您有什么事,请讲……”
![图片](/upload/image/20240605/6385320074766423745796984)